那个曾与梅西C罗齐名的男人, 如今低调告别欧洲足坛
我们看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,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特别地惋惜。马里奥·巴洛特利,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。当他最近宣布,自己厌倦了欧洲足球,准备去美国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时,这可以说是一位曾经被寄予了无限厚望的天才,一次非常平静的、甚至是有些落寞的告别。一提到巴洛特利这个名字,所有了解他的人,心里可能都会浮现出五个字:“可惜了,真的”。
我们来客观地分析一下巴洛特利这名球员。他的天赋,是毋庸置疑的,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。他的身体条件,那种黑人球员特有的爆发力、力量和柔韧性,都非常出色。他的射门,尤其是远射,力量极大,角度也很刁。这些与生俱来的硬件条件,让他具备了成为一名世界级中锋的一切潜力。在梅西和C罗统治足坛的那个时代,巴洛特利曾一度被认为是,有能力去挑战他们二人地位的、金球奖的有力竞争者。
他职业生涯最高光的时刻,无疑就是2012年的欧洲杯半决赛。当时只有21岁的他,面对强大的德国队,用两粒非常精彩的进球,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,将意大利队送进了决赛。第一个球,是展现他门前嗅觉和头球能力的抢点;而第二个球,那脚在禁区外的暴力抽射,让当时世界最佳门将诺伊尔都毫无反应,则最完美地体现了他身上那种不讲理的、原始的天赋。进球之后,他脱下球衣,原地站立,展示自己肌肉的那个庆祝动作,也成为了世界足坛一个永恒的经典。在那个时刻,所有人都相信,一个属于巴洛特利的时代,即将到来。
但是,为什么他最终没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那个高度呢?问题就出在了他的心智和职业态度上。我们常说,一个球员要想取得成功,天赋可能只决定了你的下限,而你的职业精神和“球商”,才决定了你的上限。巴洛特利在球场之外,那些层出不穷的、令人匪夷所思的“疯狂举动”,比如在训练场上扔飞镖、在自己家里放烟花、和自己的主教练曼奇尼发生冲突等等,这些都说明了,他的心智,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、顶级职业球员应有的水平。
我们去探究他这种乖张性格背后的原因,或许和他不幸的童年经历有关。从小被亲生父母寄养,以及在成长过程中,因为肤色和身份认同所遭遇的种种不公,这些很可能都在他的心里,留下了一些难以愈合的创伤。这让他变得敏感、叛逆,并且很难去真正地信任他人。
所以,我们看巴洛特利的整个职业生涯,就是一个天赋和心智之间,不断撕扯和斗争的过程。他拥有上帝赐予的、最顶级的足球才华,但他的性格,却最终摧毁了这份才华。他的故事,对于所有从事足球,特别是青少年足球培养的人来说,都是一个非常深刻的、值得去反思的教训:那就是,我们关注一个球员,除了要培养他的技术,更重要的,是要去关心他的内心,帮助他建立一个健康、成熟的人格。